“我们的舞台在田野”
“邓云你好,今天早晨看到你的播音,深感亲切,在《乡村季风》开播的15年时间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年我成了省劳动模范、省政协委员、农业推广研究员,这所有的荣誉都离不开你们的报道,没有你们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在此衷心表示感谢。”
今年3月6日,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开播15周年的日子。栏目主持人邓云收到一位观众发来的短信,读着这条饱含深情的短信,邓云心潮澎湃。
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和邓云一样,以服务“三农”、服务群众为目的,长期脚踏实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制的新闻带着泥土的芬芳,忙碌的身影定格在农民的心坎中。
山东广播电视台总编辑祝丽华说,为农民做节目,不仅需要一身汗、两腿泥,还必须有一种“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农服务”的责任感。
孙全忠是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记者。今年3月底,由他采制的专题片《菜农导演吕凡国》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一等奖。
这个节目说的是寿光市菜农吕凡国海选演员拍电视剧的故事。寿光就像小孙的责任田,今年头三个月,他去过六次寿光。寿光的15个乡镇,他全都跑遍了。前几天小孙去采访当地组织的一个农村拔尖人才座谈会,到场的20位农民有8位和小孙很熟。
小孙长得又黑又瘦,被同事们笑称为频道“三大黑”之一,放到菜农当中就是一个“大棚户”。以前,小孙觉得这不是好话,现在他乐于接受这个称呼。
“《乡村季风》主要是办给农民看的,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和农民心贴心,真心实意地交朋友。”孙全忠说,前几天,他去菏泽采访一个养猪大户屈大哥,碰巧屈大哥要带着猪去郑州参加一个活畜展览会,他和摄像师没有选择坐单位车跟拍,而是选择了坐拉猪车前往郑州,跟屈大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屈大哥开玩笑地说:“你穿得这么朴素,坐着拉猪车又沾上了一股猪屎味儿,如果不拿着话筒,别人肯定会把你当成我的员工——养猪的。”
为了和更多的农民朋友沟通,了解他们的线年,小孙组织了《乡村季风》QQ群。群友们不仅仅是山东省内的,还有来自河北的、吉林的、辽宁的、陕西的、浙江的,有的是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社长、果树专家,有的是蔬菜经销商、农资经销商,还有一部分就是普通的农民。
如今,《乡村季风》QQ群有了很好的效果。一些种植养殖大户,经常在群里发布供求信息;还有不少农民通过QQ群,获取了栏目播出过的一些致富信息;对栏目来说,QQ群让他们了解了更加真实的受众需求,使节目内容更贴“地皮儿”、形式更接“地气儿”。
2010年春节,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大年初二、香港大型免费门尾图库,初三分别播出了《农家特殊的压岁钱》、《微山湖渔民“头鱼”拍卖贺新春》两个来自生活第一线的头条新闻,鲜活、生动,年味儿十足。
1997年春节,正是农科频道前身《乡村季风》栏目最紧张的筹办期,制片人张闻兵、程国华就带队到了安丘市石埠子镇的中头村。大年初一、初二,跟农民一起吃家常饭,拉家常,走村串户,不仅采制了《人勤春来早大年拜棚忙》等在平时抓不到的新闻“活鱼”,也进一步拉近了记者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从没见过电视记者直接住在村里的,你们的《乡村季风》记者算是破了先例。”在潍坊安丘石埠子镇的蹲点驻村采访中,当时的县广播局局长不禁感叹。
“天天往村里跑,经常和农民打交道,对于做农业节目的记者来说,做到这些并不难,也算不上深入。”农科频道报道部主任唐永强说,我们的理解是,把进村当成回家,把农民当成朋友、亲人。
在蹲点驻村采访活动中,频道明确要求:一是要有制片人、频道负责人带头驻村;二是食宿尽量在村镇,吃户饭主动付费;三是不能只选富裕村庄,要深入灾区和贫困偏远地区。目前,频道几乎所有的一线记者都参与过蹲点驻村采访,极大地促进了队伍作风的转变。
“我们收拾行囊准备返回济南。在启程前,老刘和大嫂的又一个举动让我们感动:按照当地风俗,家里有人新年外出,都要点上平安香,保佑平安。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用这种方式送别我们,祈愿我们一路平安。”
驻村蹲点采访,促成了农科频道记者在日常采访活动中不讲条件的“平常心”。为了拍摄《运河民谣》这部纪录片,《乡村季风》记者王建军大部分时间都是背着摄像机,坐在农民的摩托车上跟随采访的,最远的一次行程有一百多公里。《农资超市》记者李博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采访行程竟然达到15万公里,足迹踏遍山东省的每一个市县。
农科频道的主打栏目《乡村季风》,15年来长盛不衰,在山东农村家喻户晓,目前仍是“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唯一的对农电视节目。
但在栏目初创时期,一次失败的采访经历,令农科频道的老记者至今刻骨铭心。当时,两位实习记者去日照市农村采访,一位女记者身穿貂皮大衣,打扮新潮时髦。在种植春茶的大棚里,接受采访的茶农在记者面前答非所问,弄得双方都很尴尬,最后不欢而散。农科频道总监张闻兵说,后来,相关频道和栏目以此为例反复提醒大家:转变采访作风,办出优秀节目,首先要明白“我是谁”,找准自己的坐标,将自己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视农民为衣食父母和老师。
《农资超市》栏目创办时,需要为主持人孙希超起个艺名。初定的名字是“超哥”,但频道最终却把“超哥”改为了“小超”。
为什么这样改呢?张闻兵说,“哥”与“小”,看似一字之差,但涉及了“我是谁”的大问题,反映了“眼睛朝上”还是“眼睛朝下”的态度和作风。
多年来,农科频道的节目历经调改,但节目“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农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个宗旨,把新闻工作者的“坐标”深嵌其中,告诫大家在服务对象面前,不忘保持谦卑之心。
有一年,一家生产仙人掌种苗的公司要在农科频道投放十几万元的广告,却被频道拒绝了。还有一年,一个有着“青年乡镇企业家”头衔的老总要在《乡村季风》投放35万元广告,鼓动农民加盟他的公司养鹧鸪,也被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农科频道,从总监到栏目制片人,都有这么一个原则,那就是,做对农节目,不仅要讲政治导向,还要讲市场导向,必须两个导向都正确。因为,受条件所限,农民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差一些,加上致富心切,很容易被虚假宣传、虚假广告所误导。因此,一个致富项目的片面报道,一条广告把关不严,都可能在市场上误导农民,造成损失。
多年来,农科频道没有一个报道引发不良后果。事实证明,频道“坚持两个导向”,在节目宣传和广告经营上严格把关,实实在在帮助了农民。像前面提到的两家公司,那家养鹧鸪的,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资金链断裂,所谓的“青年企业家”跑得没了人影;那家打着帮助农民发家致富旗号的公司,也因为炒种炒苗、坑害农民,而被绳之以法。
多年来,凭借扎实的采访作风、清晰的节目定位,农科频道创作的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首届中国科技新闻奖”、“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大奖,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
“电视农民”的故事,还在齐鲁大地上续写着。(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特约记者李志臣)
【伴公汀】改衣店的边角料都是古驰阿玛尼,上海静安别墅里,藏着怎样一个“江湖”?
突然人去楼空!29年老牌早教机构关店,1个校区就要退费600万!实控人:对不起,但无力退还
“只要投降,你就可以和妻子团聚了!”22年后,妻子带着4个孩子与方志敏的骸骨拍了全家福
全力适配Android 12!小米11 Ultra等机型暂停MIUI内测
- 排行TOP30
-
尚洁和吴秀波什么关系 网曝两人
按说要售电就要给买电方开发票br
或许还有惊喜小米11预计会更加轻
国外天气预报
酷宝信息技术(上海)旗下“5173
即少吃或不吃易发胖的食物你就会
烟台 天气预报30天
涉及到了政治那点营生在美国根本
但这次很不一样我要带着我的故事
存量时代地产私募投资机会
“小年”火车票开售 列车预留发
46岁吴秀波不把老婆尚洁当亲人
吴秀波第一任妻子是谁?
48岁吴秀波全家近照 落魄时妻子
NBA名宿巴克利近日做客《Get Up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二)
第一次养狗狗到底多大开始养比较
广西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我们的舞台在田野”
D挡(常规)模式下2000转升挡此
搜房大厦落子重庆 转型走上快车
深夜11点赶到深圳我只能在后方多
餐馆堂食恐不在纽约市重启第三阶
今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职位分析—
他是澳门黑帮老大手下10万马仔却
两岸同根来自台湾花莲42岁的褚定
新疆华凌集团首个牛业田园综合体
英唐智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公司
在那场比赛中就连勒维尔自己也在
也将有导游陪玩贵州醇景区活动缤